极致降本策略:迭代行动思路,搭建体系化行动
1迭代行动思维
1、砍刀思维
要让成本思路落到行动,首先是思路打开,不能让成本管控停留在“砍刀思维”(砍费用、砍预算)。
在“砍刀思维”下,成本管控的主要措施包括不限于以下措施:
差旅费:事前申请审批,减少不必要的出差量和出差人数,以电话会议、视频会议代替,对出差交通工具选择和规划,控制飞机出差量;强化费用一体化管理;
业务招待费:事前申请审批,陪同人数限额,降低招待费标准;
办公用品:修订办公费用预算,办公用品人均限额管理,提升用品的重复利用率;事前审批,减少不必要的支出;
交通燃料费:加强公务用车集中管理,减少出车次数;加强用车提前申请审批;公车加油限额管理;
会议费:加强会议的申请审批,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支出;寻找替代方案,如:视频、强化与外部合作关 系;
邮电通讯:修订电话费报销定额,统一快递集中管&
以上费用管控措施,当然是需要的。但是要让以上措施落地,还需要建立在一套有效的预算体系下。通过预算管理,在执行过程中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把控,量化考核目标,压缩间接经营和管理费用。主要的措施:执行报销管理制度,严控费用支出,强化财务部在费用管理中的作用;修订各部门预算目标,降低费用支出;强化单项费用限额管理,强化可控制费用的降低;制定考核机制,使费用降低与部门考核相结合,每月对费用管理进行跟踪、监督与点评,杜绝费用超支。
2、成本动因思维
但是成本管控不能只停留在 “砍刀思维”,虽然其见效快,但是并未触及成本动因。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成本动因的思维,进行成本管控。
所以成本动因思维,其实就是 细化生产责任目标,确定单耗、能耗降低指标,利用精益管理工具,扩大成本降低的空间。 其主要措施包括不限于以下: 对生产责任和具体细节要求进行细化,加大生产考核力度,确定具体品种的单耗和能耗指标、单吨生产人工成本指标,充分利用精益生产宣贯等工作,提升精益生产在生产单元内扩大成本降低的空间,具体方案和目标如下: 1、对生产工艺和操作细节进行研究,降低单耗、直接人工成本等指标,加强生产消耗和现场管理考核; 2、加大现场管理力度, 降低返工和不合格量,加强粉尘收集再利用; 3、对外部劳务用工制度修订,降低劳务用工成本,对劳务工进行培训,提高熟练程度;增加鼓励本厂员工到车间劳动制度,鼓励办公室员工参与分装产品,在提升人员工资基础上,总体降低单吨人工成本; 4、进行生产工艺技术和研发成本管理,对新产品使用原料替代和原料合理利用降低; 5、寻找优质的代工产品,提升公司开工率,提升装置和工厂的边际贡献; 6、梳理现有产品的产销情况,在重点产品品规上强化产销一体化管理, 提升工厂总体产量,提升工厂的边际贡献。 从“砍刀思维”到“成本动因”思维,其实目的是从成本治标到治本。所以治本就是让成本管控形成经济效益,而不只是行动效果。 比如采购和生产过程降本:1、通过采购五水硼砂挤压加工,比直接采购颗粒硼降低采购成本7.88万元(120吨);2、4L桶的包装,将原来由人工贴标,改为由直接采购带贴标签的包装桶,每只桶成本下降0.31元。这些都是抓住了成本动因,找到了问题根本,并同时改善之后带来了经济效益。 2搭建体系化行动 打开思维,只是成本管控的第一步,最终我们要聚焦到成本行动上来。成本管控的聚焦行动,分为各个击破式行动和体系化行动。 1、各个击破式行动 所谓各个击破式行动,主要是以降本增效为目的,根据业务问题,针对性提出具体行动办法。以下列举各个击破式行动要点。 在采购成本管理上,公司主要从采购价格、质量、数量、库存、货款支付方式及支付期限方面重点控制,同时纳入考核和监督,。 价格:年度预算确定各种大宗材料采购价格,并根据市场变化,对价格进行适时调整,对规定必须招标的,公司都严格进行招标采购。 库存:公司根据产品季节性特点,对采购大宗原料根据不同季节合理控制库存,库存一般控制1.5个月生产需要量,冬季依据铁路运输适当增加;复合肥原料在生产启动前一个半月开始陆续采购,生产季节完毕,库存各种材料剩余量要求控制在1000吨以内; 货款支付方式及期限:年度预算,对原料采购支付方式及支付期限进行明确规定,如2023年规定承兑支付煤不少于8000万元、备件不少于2000万元,其他不少于2000万元,备件 款货到支付期一般三个月以上。 在生产成本管理上,公司根据批复的年度预算,将各项成本指标分解到各生产车间并进 行月度考核,公司对车间成本考核主要指标为产量、消耗、合格率、制造费用中的各变动 费用如修理费、油料等、生产车间根据下达的指标,制订考核细则。 各个击破式行动很可能是“砍刀思维”下产生的,其追求的是针对问题,提出快速解决办法。比如针对原材料成本较高,砍刀思维就是要材料降本,在此思维下就是向供应商转移成本,注意是转移成本,并不是真正的降本。当供应商无法承受转移的成本时,要么在材料质量上下手,要么就是无法进行继续合作。 2、体系化行动 砍刀思维下的行动,可能形成各个击破式成本管控行动,但是要让成本行动不是暂时改善,则需要在成本动因思维下,建立体系化行动。 什么是体系化行动,其实就是有清晰的行动对策、量化行动目标、让预算促进行动落地。 (1)清晰行动对策 成本动因思维,就是找到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,比如某企业煤气、电、动力气体是其重要成本构成,则需要找到这些消耗背后的原因,构建如下表所示的动因分析和实施对策。
2、将点火炉三排烧嘴关闭一排,将点火炉手动煤气阀关闭四分之一; 3、在有停机保温时在保证火焰不熄灭和安全的前提下,点或温度适当低控,降低煤气使用量。 | |||
2、在低压配电室增加低压补偿柜,降低无功损耗,提高功率因数0.95以上,节约电耗。 | |||
2.在保证轻烧白云石能满足生产的前提下,减少原料作业区备用白灰仓的使用,避免二次倒运,增加压空消耗。 | |||
2、对标分析,重新梳理水质管控标准,降低合同额。 | |||
(万元) | (万元) | ||||||
在上表中,最重要的是要定义经济效益,然后计算出经济效益后,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嵌入利益链,对经济效益按照各部门、各产线进行科学分配。只有这样行动才能形成正向反馈,才能形成管理闭环。